2025年上半年最后一天,广州原计划出让5宗宅地,结果天河奥体、海珠广纸等3宗地块临时终止,另外两宗底价成交。
成交的这两宗地,白云槎头车辆段地块很明显定向给了广州地铁(楼面地价仅1.9万元/㎡),民企力迅拿下荔湾小梅大街蚊型地,总价只有3亿多一点。
广州卖地,又遭遇肠梗阻啦。
很多人将这次卖地的失利,归罪于前阵子广州对于容积率新规的收紧。认为新地块卷不了得房率,在一、二手楼大厮杀的市场红海中卷不赢,就不会有人愿意拿地了。
但总不能永远都靠吃新规政策红利来偷步卖地啊,为什么要叫停容积率新规?
1.建筑存在安全隐患;
2.新规房背刺旧规房,一手房背刺二手房,无异于饮鸩止渴。
理由已经足够充分了。求广州千万顶住,万万别回靠拔高得房率来卖房的短视老路。()
我觉得其实最重要的原因,还是本地的龙头越秀、保利等央国企,他们前期土储量已经不少了。
再加上地主家也会有余粮不多的时候,下半年又肉眼可见还有其他的重磅地块要推,总不能每次土拍就指望那几家来承包吧。
展开剩余82%那如果期待外来房企输血,来广州拿地呢?
盘点一下近几年的市场,就能知道到底有多少家新进入广州的房企能赚到钱。
以“是天河就购了”的中心区域为例。
2022年,湖北联投以楼面地价38992元/㎡拿下天河执信中学对面沥青厂地块,开发而成的联投文津府是其首个在广州独立拿地操盘的项目。
2023年9月,楼盘首次开盘单价6万+,现在官微写出来的价格是110-165㎡,总价580万-980万,单价最低5.3万元。
单纯看拿地价和售价,文津府的账可能还算得过,但关键是房子要卖得出去。
楼盘目前已取证约400套单位,去化率仅约四成。
同样是位于天河区的楼盘,智慧城中建四局的精诚壹号,2022年拿地未扣除楼面地价3.2万元/㎡,现在77㎡单位总价340万,折合单价约4.4万元,买房还返现3万-7万。
目前项目已经收楼,去化很难。
上面说的还是天河,更加卷出天际的黄埔、番禺,还没列举。
同样从期楼卖成现楼的番禺市桥卓越晴翠府,拿地价2万多/㎡,如今楼盘单价也是2万多,贴着地价卖仍应者寥寥。
与广州地市的不景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近期上海、深圳、成都土拍的火爆。
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闽系房企的频频现身,大肆整活。
如3月份,建发在成都拿下新单价地王(楼面价41200元/㎡)。最近,国贸又以楼面价35500元/㎡,溢价75.7%,拿下成都最高起拍价地块。
上述提到的这两家,国贸目前在广州在售两个项目:白云嘉禾望岗的国贸云上和天河世界大观观樾第三期。最终项目能不能赚到钱,现在还不能下定论。
建发的话,估计已经将广州拉黑很久了。
2017年,建发在广州白云石井拿下的羽绒厂地块(建发央玺),折合楼面价近3万元/㎡,成为区域地王。
虽然楼盘产品也做得非常出彩,但无奈地段使然,总货量2000+套,卖了四五年才终于艰难清货,最终售价也是“3”字头,这还是在2023年那波高峰期之前。
故事还未完。
2021年,建发又在南沙横沥岛卷土重来,以约2.3万元/㎡的地价拿下横沥岛地块,再度刷新南沙地价纪录。不过,现在该地块开发而来的建发明珠湾玺卖1.9万元/㎡……
你可能会说,这些外来的和尚就是不会念本地经,对广州市场不熟悉,瞎闯乱撞,肯定是要交学费的。
但从另一个角度想一下,肥肉靓地他们是否都能拿到?如果每一个新进入广州的开发商最后终觉得错付了,铩羽而归,传开去以后,还有人来吗?
△建发明珠湾玺
对了,你可能会问,还有本地的民企呢?
最近我刚看到一篇网文说,“广州民营房企还在牌桌的只有三家了”。
哪三家呢?居然是侨鑫、星河湾和敏捷。
你要说他标题党呢,曾经叱咤风云的华南五虎几乎都已经销声匿迹。其中,合生、珠江系的情况,大家都知道。
如果论还有项目在售或者拿地的,我搜肠刮肚最多还能数出香江、祈福等零零星星几家。
对了,还有人说还有力迅,刚好昨天其刚刚拿下文章开头提及的荔湾小型宅地。
其实,敏捷能上榜,也是因为其刚好拿下了番禺市广路隆辉地块,刷了一下存在感,不然还有谁能想得起他?
而敏捷拿下的地块,本来就是其总部所在。只不过之前的用地性质一直是产业用地,前身为隆辉电子厂,直到最近才成功改为住宅用地。
△敏捷隆辉地块
目前广州的土地市场,大概就是这么个状况。
PS:除此之外,广州地铁已经成为楼市最大的隐藏大佬。
2024年,广州地铁完成房地产投资153.7亿元,房地产经营收入98.1亿元,土地储备规划用地面积218万㎡,物业开发总建筑面积820万㎡。
房地产经营收入超过地铁运营收入(77亿元)。
发布于:广东省高忆配资-股票配资线上-股票杠杆配资平台-配资门户首页地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